
書名:《小碎肉末》
作者:李佳穎
出版:洪範書店(2008年06月05日)
[忻‧閱讀]
1977年夏天在台北出生。交通大學外國語文學系,科羅拉多大學語言學碩士。
這些,勾起了我對李佳穎的好奇心。
「任誰大概都有過這樣的感覺,說不上是病,又不知道是哪裡不對。或者是,快要病了卻還沒病的感覺。此刻還好好的,也許忍著就會沒事。一切都在常規的邊上。清清楚楚,在邊上。」——柯裕棻,〈序:冷靜的微病感〉
那些沒有辦法重來的生命過程,那些沒有可能倒帶的零星片段。
李佳穎用簡單的文字堆砌窒悶的空氣,拴著那無法掙脫的現實。
字裡行間好幾次我得停下來,不然那故事切出的邊緣人生會壓得我透不過氣來。
[博客來閱讀]
十篇小說的主題,或大膽犀利,或淺易日常,卻同樣專注於人與人、人與生活物事間的種種交錯動念、動念後的歧異境遇。簡潔至精巧的情節中,往往帶有驚人的轉折力量,讀來餘韻悠長。而其低調、凝靜的文字口氣,引領著凌厲如電影運鏡的明快風格,散發出另一迷人的細緻張力。
「李佳穎的文字乾淨冷靜像那把刀子,又鋒利,又清澈,她把無滋無味的日常生活細細地切開來,於是讀者就見到那內部奇特的理路,無血,冷凝,又明明白白的是血肉。彷彿應該要痛,可是又不。
「生活最透徹最清醒的痛面,正是如此。寫出這樣的效果必須有非常精準的文字,寫人,寫景,也寫心。能夠自始至終都控制得這麼漂亮而不失手,每篇故事都完整而細緻,都剛剛好清清楚楚切在邊上,不賣弄技巧也不情緒失控,這樣優秀的作品近年實在少見,令人對新世代的作家產生莫大的期待。」——柯裕棻,〈序:冷靜的微病感〉